背景介绍
2009 年 12 月 7 日,举世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 192 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这次大会。由于 2010 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行将到期,国际社会希望在本次大会上对下一步温室气体减排达成新的方案,就 2012 到 2020 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达成一项新协议。然而在历时近 2 周的会议中,参会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官方注册的一万五千人,会场内外硝烟四起,一片喧嚣,直到接近尾声的时候仍然没能达成共识。
访谈录像:柴静采访丁仲礼 (B 站视频)
访谈过程文字记录:柴静采访丁仲礼 (豆瓣网友笔记)
重要讨论内容摘录
人们需要更具包容性的文明
丁仲礼:人类应对各种挑战的时候,人们有一种更有包容性的,更有弹性的一种文明的产生,或者是我们现有文明的很好的发展。
- 柴静:假如像您所说的,现在这个方案,发达国家又不接受的话,如果它就这么拖下来,这几年下去,会不会情况变得更糟了?
- 丁仲礼:我很乐观。我是地质学家,我研究几亿年以来的环境气候演化,这我很乐观,这不是人类拯救地球的问题,是人类拯救自己的问题,跟拯救地球是没有关系的,地球用不着你拯救,地球比现在再高十几度的时候有的是,地球二氧化碳的浓度比现在高 10 倍的时候有的是,地球不是这么演化过来?都好好的。
- 柴静:毁灭的只是物种?
- 丁仲礼:毁灭的只是物种,毁灭的是人类自己。所以是人类如何拯救人类,不是人类如何拯救地球。
- 柴静:到底能不能拯救自己,最核心的东西,最终取决于什么?
- 丁仲礼:取决于文化、文明。人类应对各种挑战的时候,人们有一种更有包容性的,更有弹性的一种文明的产生,或者是我们现有文明的很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