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个人知识管理

介绍一个跨越专业领域的卡片笔记工作流程

最近反复谈到卡片笔记工作流的实现要点,今天对这个话题稍微展开一下:

◈ 为什么要记笔记?

希望提高个人创作效率

◈ 什么样的创作?

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情(自制中文输入法,数据格式转换脚本,自由职业者如何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创造价值/收入等)

阅读全文…

不再强调“个人知识管理”,只谈“个人信息管理”

为什么不再强调 “个人知识管理” 而只谈 “个人信息管理”?

多年以前读书期间,我开始入坑个人笔记管理软件。那时还没有微博,博客专栏等网站在国内也还是新鲜事物,还谈不上信息过载(充其量只是信息过载的初级阶段)。当时的我对个人笔记工具寄予厚望,认为只要充分利用它们,我不仅能够高效地收集、整理和串联笔记信息,还能借助数字化笔记的强大搜索与导航功能,更快地吸收知识。于是不自觉地就把 “信息管理”、“笔记管理” 和 “知识管理” 用成了同一个意思———凡是能用键盘打出来,从网页上拷下来,拿鼠标画出来的,都存成一个数字笔记或文档,只要经常浏览处理这些文档,然后很随意地称为 “知识管理”。

这个很随意的用法一直持续下来,我还曾经在一个名为“注意力与知识管理”的微信群中与别人讨论,虽然认真整理过的数字化笔记并不能直接变成头脑中的知识,但仍然有很强的启发思考作用,所以简称 “知识管理” 也无所谓。

直到不久前,我不断深入探索卢曼卡片盒笔记法,并分析它的典型应用场景:快速发表学术论文,阐述社会学领域的新观点。这时我才注意到,这种约定俗成的说法,有可能会带来干扰,让新接触这类工具的用户错判工具的实际效用。他们可能会误认为,从笔记到知识再到产出个人作品,这个过程中,并不需要创造性地组合使用工具,权衡工具的主要和次要功能;甚至认为只要简单追随网上的公开教程,就能达到实质意义上的 “知识管理”———按某种特定的“姿势”使用某种工具,自然而然地就能塑造起独特的脑回路,在遇到现实难题时,这些脑回路会自动“亮”起来,然后问题解决~ 😳

这显然并不是实际情况,但是我感觉很难简单传递什么才是正确的做法,合适的观察角度。我曾经尝试录制直播节目,参与日常微信聊天,围绕具体的软件产品写一些介绍文字,都不太有效。事后看来,背后的原因很明显:我自己也并不了解日常整理数字化笔记资料的时候,我究竟从中收获了什么价值,建立了怎样的脑回路,以及能否用自己不断积累的笔记资料库产出什么样的作品。🤔

而最近在研究卢曼笔记法的这段时间,很多过去感觉散碎而又相互割裂的思考片段逐渐能够形成合理的关联了,也就是说某些片段可以印证、衬托另外一些片段,当我像玩拼图游戏那样把它们拼合到一起时,块与块之间的冲突错位感也越来越小。可能正是因此,我才会在凌晨 3 点钟突然醒来,并且打算围绕 “个人信息管理” 这个话题写点什么… 🤓

◈ 前情回顾

用 TheBrain 8 专业版绘制知识探索路线图

多年以前,一组生动有趣的信息图 “What is Ph.D?” 在网上流传开了。

这组信息图是由美国犹他大学的 Matt 教授创作的,用来向他的研究生介绍 什么是博士,以及如何做好博士阶段的心理准备等。从图中可以看出,求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探索和建立“根据地”的过程,如同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发现新大陆的探险旅程。

image-20200524145757049
注:本文的内容与 “What is Ph.D?” 系列信息图密切相关,建议 点击链接 观看动画教程

体会到探索发现的乐趣后,我开始寻求方法实现知识笔记的自由串联以及知识点网络的可视化呈现。长期以来不断试用各种软件,如 Zim Desktop,PiggyDB,TheBrain,TiddlyWiki + TiddlyMap,yEd Diagram Editor,Sciral FlyingLogic,Eastgate Tinderbox,Roam Research 等,或多或少都出于这个原因。为了表达方便,我决定把这种操作称为 “绘制知识探索路线图”

下面我以 TheBrain 8 专业版为例(以下简称 TB8),简单说明知识探索路线图的绘制方法(用其它笔记工具也有可能实现类似的效果,有兴趣者可自行尝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