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会有自发创作的冲动?

img

本文所说的创作,不是指专业领域中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才能完成的创作,而是指日常活动中的一类创新工作成果,通常意味着把一种“打破常规的想法”落地实现,不妨称之为轻型创作

数字世界中常见的轻型创作,可能包括这些:包含原创思考/观点的文章,解决一种小众需求的自动化代码,常见软件的另类使用方法总结等。为便于理解,三种创作分别举例。

  • 写文章阐明观点:“拖延症”或可成为明晰个人定位的契机
  • 解决小众需求的自动化代码:用快捷指令代码实现无纠结收集闪念笔记
  • 软件应用的非常规使用方法:用 Anki 间隔复习功能管理重要不紧急任务

未来打算对这种轻型创作进行一系列思考总结,今天先谈一个基本问题,我为什么会有创作的冲动

就文字内容创作来说,我认为最开始是因为无聊。

刚开始沉迷电脑时,把当时流行的游戏和应用都玩了个遍,操作系统中稍微有趣一点的功能也都体验过了,再然后就想到底该用电脑做些什么?然后就想到,用电脑写日记比较有趣,给电子日记本加一个密码,存在随身 U-盘里,安全又便携,于是就这样起步了~

但电脑中的日记不同于纸质笔记,它的字体整洁,样式优美,支持图片和多媒体附件,检索/排序/关联功能丰富等等,很快就能玩出不少新花样——原来那种写日记给自己看的需求,逐步演变为:希望把一些不涉及隐私的内容公开给别人看,我以前就因此尝试用各式各样的 Blog / SNS / 专栏等写作平台发表文章,分享生活经历和笔记类应用的使用体验。

记得当时坚持 Blog 写作 3 年多,随着离开校园进入职场,原来的写作习惯受干扰中断了。不过紧接着在工作中又产生了新的创作冲动:借助数字化笔记分享个人知识和经验,有时甚至希望把自己头脑中的完整思维结构都转换为数字化资料库供人“点播阅读”,于是开始乐此不疲地体验/折腾各类知识库应用,逐渐入坑到“知识管理”这个兴趣领域。

仅仅在各种知识库应用中来回折腾,并不能真正摆脱无聊。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周而复始的兴奋感起落循环,我逐渐意识到,在文字内容创作和分享的过程中,似乎有一些重复显现的微妙运行模式。

这种模式让我联想起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在《未来之路》 (The Road Ahead) 中提到的 正向螺旋线效应,或者系统科学中所说的正反馈循环。具体地说,在经历一番挣扎并成功完成一项轻型创作后,几乎立刻随之产生一种内在充实、平静、从容感,当这项创作得到来自读者/朋友的建议和反馈时,这种充实感会进一步增强(我感觉内在的创作冲动是催生这种充实感的种子,外在反馈则更像是一种生长环境或催化剂)。

The Road Ahead by Bill Gates

但为什么明明感到挣扎,还会坚持创造过程?下面是我对这一现象的观察和省思:

当一个人全心全意进入创造模式的时候,Ta 可能会融入到一个与日常体验完全不同的柔性空间¹,在这个空间中,因为看待各种人/事/物的角度显著不同,完成创造或产出成果的内在驱动力、专注度和感知能力将会显著提高。不过,在这种创造模式中运行时,可能会非常消耗身体能量,并且需要想方设法避免被打断(遗憾的是,在常规的学习或工作环境中,很可能无法避免被打断)。

注1:把创作模式描述为柔性,是因为相对而言,日常体验更为刚性,容易陷入顺/逆/趋/避等非此即彼的刻板行为模式。这里用“刚性”和“柔性”做区分,主要是受到罗伯特·弗里茨「Robert Fritz」在《最小阻力之路 / The Path of Least Resistance》阐述的结构化张力的启发。

The Path of Least Resistance by Robert Fritz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提出把 缓解信息过载,激发创作动能 作为未来的长期创作定位。本文所阐述的创作冲动和充实感,就是围绕这个定位所作的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