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的 vs 我认为可能实现的

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了对理想中的成果建立信念的过程,并且给出了一个具体案例:咨询师罗伯特·弗里茨尝试向学员传递一种观念———要试着不打折扣地承认自己真正渴望创造的成果

"对自己说出自己真正想要的,从来都不是错的,即使你自认为不配拥有"。

——— 罗伯特·弗里茨

于是,我把上述观念总结为一个思考原则:

认真、仔细地辨别我想要的我认为可能实现的,不要把两者混为一谈。

过去一周,我尝试把上述原则应用于日常创作活动中。


在全面应用这个原则之前,我特别习惯于在头脑中预先评估一个想法的可行性如何,哪怕事先告诉自己:"请按照头脑风暴的规则去思考,畅所欲言,暂时不考虑可行性",也容易不知不觉地滑入评判者的思维模式。

举例来说,过去一周有很多灵感触发的经历,按道理说,我完全有机会围绕它们撰写多篇个人思考分享文章,标题我都大概想好了:"围绕意识研究的可能误区,与 Oliver Ding 老师邮件交流","借助数字媒介修建一座通往内心花园的桥梁","语言框架对创造性思维的限制","社交活动中的被拒绝 / 被疏离感为何容易引发负面情绪?","社交网络中关注 / 点赞数值的误导性","我为什么没有选择『知识付费』的经营模式?" ... 等等。

事实证明,仅仅想出了标题,并不代表我能自动而无摩擦地写出完整的文章。就好像头脑中总有种无形的阻力,让我难以从标题出发做进一步的构思并开始写草稿。这种矛盾的现象让我很快回想起《最小阻力之路》中重点阐述的创造历程,它可以被粗略分为 3 个阶段:

创造历程:萌芽期 ➠ 同化期 ➠ 完成期

按我个人的体会,那些被分配了标题的想法,我认为已经进入萌芽期;但是从萌芽期过渡到同化期该如何做呢?我认为需要凑足更多的条件,才能让创意的萌芽生长起来。

为什么在书中把创造历程的第二阶段称为同化期而不是生长期呢?最开始我是很迷惑的,但经过反复的思考与试错体验,我感觉接近找到直观易懂的解释了。这个解释与本文的标题密切相关———我想要的 vs 我认为可能实现的,如果现在故意遮挡后半部分的文字,你能否提前推测出我将要给出的解释?


传统的学校和公司等组织在理念与文化宣贯层面上可能非常推崇创新,但是一旦落实到日常行为层面,人们很容易感受到,实际上真正被鼓励的是要守规矩,少添麻烦,不要异想天开(当然,对于组织的最终决策者而言,通常不会受到这种限制)。很可能是这种日复一日的思维模式训练,让组织的普通成员和非最终决策者们形成了这种退而求其次的思考原则:优先考虑有可能实现的事情,然后再从中选择自己想要的(甚至有可能是排除最不想要的,留下勉强可接受的),这种思维模式在《最小阻力之路》书中被描述为顺应·反抗模式,以及规避冲突的思维模式。

在组织内形成的思维模式,也有可能被运用于生活,用来指导那些自己完全能够自己做主的事———比如写一篇包含个人原创观点的文章,独立开发出一个软件应用,学会用新的乐器演奏自己喜爱的乐曲,或者投身一些极其小众的爱好,在其中找到创作的乐趣等等...

上面这段分析主要基于个人的生活体验,我想借此说明的观点是:暂时忘记我认为可能实现的,优先考虑我想要的,有助于让一个充满创意的想法破土而出,进入萌芽期。反之,长期只做勉强可接受的事,会让很多本可以萌芽的创意想法被长期埋藏在心底。

但如果我想要的东西根本不可能实现,那该怎么办呢?知识与学习的价值正在于此:真正懂得牛顿力学后,就明白永动机是不可实现的;真正懂得热力学后,就明白覆水难收、破镜难以重圆,生命体需要从外界获取能量才能保持生存,自我封闭杜绝外界交流会陷入秩序混乱;真正懂得哥德尔定理后,就明白强大严谨的数学 / 逻辑系统也有办不到的事———一个包含了无穷多自然数的逻辑系统无法从内部保证其完备性与一致性,通俗地说就是它无法"自证清白",好事者总能够从这个逻辑系统中找到一些命题,无法仅仅依靠系统自身的逻辑规则判断出对与错。

如果我没猜错,很多人真正想要的东西根本不属于上面这些不可实现的类型,而更可能是:我想赚更多的钱 / 尽快升职加薪,我想被更多的人尊重,我想拥有完美的爱情 / 婚姻生活等等... 这就会引出一个新的问题———如何把我想要的(但认为不太可能实现)逐步转化为我认为可能实现的?我目前的回答是:

❶ 首先,明确那个想要的成果。当成果过于模糊,甚至无法给它取一个名字的时候,几乎不围绕对它做任何事(因为会忘记),有了名字以后就有机会围绕它做进一步的思考。

❷ 其次,确认自己真的很想看到成果的实现。比如今天的这篇文章,我已经期待很久了,哪怕周围依旧有很多干扰我的杂事,晚上还有直播等活动安排,未来如何形成个人的经营模式一直还没想好,也无法阻挡我写完这篇文章。实际上,过去一周里几乎每天我都在反复练习区分 我想要的 vs 我认为可能实现的,关于这个话题,我的表达欲望已经积累到势在必行的水平了

❸ 第三,虽然完全用头脑也能完成许多思考,但我还是会充分利用自己熟悉的,使用起来无纠结的工具辅助思考,对我个人而言,那就是 TheBrain 8 / TiddlyWiki 5 / WorkFlowy,我简单截几张图,很容易说明它们的重要辅助作用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

❹ 第四,公开分享一些思考片段,与朋友或网友交流心得体会,类似上面这样的截图,我曾经在朋友圈与即刻社区都分享过,并不一定有助于完善文章内容,但是有可能增加内心对最终成果的认同感和互动感,从最开始刚想到这个成果就兴奋不已(然而无处下手),逐渐过渡为我只是把自己头脑中酝酿已久的想法有条理地讲出来。

读到这里,我相信你和我一样,更容易理解为什么《最小阻力之路》中把创造历程的第二阶段称为 "同化期" 而不是 "生长期" 了。当一个创意处于萌芽阶段时,我们还对它感到陌生,缺乏直观的接触与交流过程,容易把它当成是一种身心之外的存在;但在日复一日的密切接触与交流过程中,它越来越不像是身心之外的存在了,而是逐渐被内化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与我们的身心产生了同化效应。作者罗伯特·弗里茨为了突出这种内化和同化的特征,用同化期来描述这第二阶段,就显得非常直观易懂了,你是否也这样认为呢?

以上是我对《最小阻力之路》中创造历程的阶段性思考总结,如果实践证明我对同化期的理解符合书中的描述,未来我可能会结合进一步的创作经历,谈一谈进入和度过创造历程中的完成期是怎样一种体验 🤓

注:本文将 同步更新 于我的竹白专栏 https://pimgeek.zhubai.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