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Press 越来越“重”了,感觉管理起来很麻烦,明显影响创作心情。
在网上简单搜索替代方案,发现了 Datenstrom Yellow 这个极简风的内容管理系统,简单试用后感觉非常符合当前的需要,于是决定迁移过来。
因为过去的博客文章内容较为杂乱,主题不够鲜明,需要重新整理,所以这次迁移采用逐步手动搬运的方式,原来的博客链接可能会部分失效。
如果你也对安装和使用 Yellow 内容管理系统感兴趣,可以访问 本站简介 页面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本文所说的创作,不是指专业领域中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才能完成的创作,而是指日常活动中的一类创新工作成果,通常意味着把一种“打破常规的想法”落地实现,不妨称之为轻型创作。
数字世界中常见的轻型创作,可能包括这些:包含原创思考/观点的文章,解决一种小众需求的自动化代码,常见软件的另类使用方法总结等。为便于理解,三种创作分别举例。
阅读全文…转眼间,又是 4 个月没更新文章了…
期间有好几次,产生了一些自认为有趣的想法,都因为犹豫和纠结放下了。
犹豫和纠结背后,说到底还是不太确信写出来能否帮自己和别人“开源”+“节流”。
所以,今天的复盘思考相当于一次注意力的聚焦和创作主题的定位。
阅读全文…多年以前,一组生动有趣的信息图 “What is Ph.D?” 在网上流传开了。
这组信息图是由美国犹他大学的 Matt 教授创作的,用来向他的研究生介绍 什么是博士,以及如何做好博士阶段的心理准备等。从图中可以看出,求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探索和建立“根据地”的过程,如同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发现新大陆的探险旅程。
注:本文的内容与 “What is Ph.D?” 系列信息图密切相关,建议 点击链接 观看动画教程。
体会到探索发现的乐趣后,我开始寻求方法实现知识笔记的自由串联以及知识点网络的可视化呈现。长期以来不断试用各种软件,如 Zim Desktop,PiggyDB,TheBrain,TiddlyWiki + TiddlyMap,yEd Diagram Editor,Sciral FlyingLogic,Eastgate Tinderbox,Roam Research 等,或多或少都出于这个原因。为了表达方便,我决定把这种操作称为 “绘制知识探索路线图”。
下面我以 TheBrain 8 专业版为例(以下简称 TB8),简单说明知识探索路线图的绘制方法(用其它笔记工具也有可能实现类似的效果,有兴趣者可自行尝试)。
阅读全文…近期有一点空闲时间,结合 Roam Research 官方帮助文档总结了一份 Roam 的键盘快捷键列表,并做了一些介绍说明,供 Roam 的爱好者们参考。阅读全文…